而林燃提出的包裹着挖掘天赋、兴趣导向、团队协作外衣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是没有经过验证的,听上去只能感受到这玩意的美好之处,而看不到问题所在。
坐在旁边的加加林,也在思考。
苏俄的教育模式就更变态了。
什么奥林匹克竞赛,各类竞赛,从小学就开始考试分流,华国的高考几乎照搬苏俄这套模式。
所以加加林亲眼目睹过填鸭式教育对人兴趣的摧残,对家长的折磨,所以他更能和林燃所说的内容产生共鸣,觉得教授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教授,就是因为由兴趣当老师。
至于台下华盛顿的名流们想法大差不差。
大家对林燃所说的教育模式那一块很感兴趣,但对所谓平等就不那么感冒了。
哪怕华盛顿民众已经是进步派占绝对多数,但在教育方面,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少数族裔也和他们的下一代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和上升通道。
至少教授已经够可怕了,要是其他华裔也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那白人的后代还不被淘汰啊。
这和认知无关,这是赤裸的人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