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屠工,注意保密。”
等带着这40盒资料搬回档案室,他打开一看,封面上赫然写着:
“U-2高空侦察机技术资料”
他手都在抖。
翻了两页后,终于明白华国安排的底气何在。
1962年冬,寒风刺骨,国营132厂的机密会议室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昏黄的灯光下,会议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文件和图纸。屠基达站在桌前,手指轻轻抚过封面,在全部粗略翻过之后,他内心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震惊、兴奋,还有一丝不安。
房间里除了屠基达外,还包括了从沈飞来的另外一位技术专家李明,从高校系统调来132厂支援的王教授,以及空军的代表张强。
“屠工,确认过了,这些资料是从特殊渠道获得的。”张强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坚定。
“具体来源属于机密中的机密,我不便多说。但请您放心,这些图纸和参数已经通过多方验证,真实性毋庸置疑,后续你也能将技术资料和飞机残骸进行交叉验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