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不知道两年后机会就来了。
为了七年后的选举,林登·约翰逊希望给自己尽一切可能积累资本。
不过他还是有所迟疑:“这样的态度会不会不太好?
万一没谈成,让苏俄人觉得自己被羞辱,导致柏林危机进一步爆发怎么办?”
“所以在最后的时候,当条款都谈妥之后,对方会因为沉没成本而有所顾忌,我们羞辱的是米高扬,但最后拍板决定的是尼基塔。”林燃解释道。
沉没成本不是什么新鲜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类似概念,后续在保罗·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更是明确了sunkcost这一概念。
“好,这个主意不错,我会认真考虑的。”林登·约翰逊在专机客舱里把纸飞机往前轻轻一扔,幻想这是在谈判现场。
显然林登·约翰逊被林燃的建议所打动,毕竟谈不成是肯尼迪的锅,如果谈成这为他获得了民间的认可度。
这笔生意不亏。
再者,就算对方不同意,自己这边再退两步,也不是不可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