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复时,三个主考官都会在场,所以不管是面对学政的提问,还是写文章或者写诗,都要让三个学政一致通过才行。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学政意见不同,那么这个考生就待定。
“明天考完复试,暂时就不用考科举了。”魏云舟不打算接着考今年的乡试,他肯定考不上,还是去江南读书三年再说。“可以着手准备去江南的事情了。”
“表弟,你真的不打算接着考乡试吗?”李泉道,“你今年可以下场试试,考不上也没有什么,等三年后再考就是了。说不定你今年能考中举人。”
“考不中的。”魏云舟不是对自己没信心,而是直觉觉得自己今年考乡试,绝对会落榜。“如果我今年考了乡试,就考不中六元了,还是过几年再考吧。”
李泉听到这话,先是点了点头,但随后一想觉得不对劲,“不对啊,表弟你今年考不中解元也没事,你过三年再考,考中解元、会元、状元,到时候还是大三元,那你还是六元及第啊。”
“哦,但我还是不考。”魏云舟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他今年决定下场考科举,有九成把握能考过。而乡试,他连一半把握都没有。
见魏云舟不愿意考乡试,李泉便没有再劝他考,说起明天的招复。
“我们江南院试的复试大多数会考楹联,你们咸京城的招复主要考什么?”
“一直以来都是写文章或者写诗,今年很有可能还是一样。”话刚落音,魏云舟想到初试的时候考楹联和律法一事,微微蹙眉道,“说不定今年复试考楹联或者律法。”
提到这件事情,李泉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魏云舟见李泉看着他的眼神很微妙,挑眉问道:“表哥,你这是什么表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