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场奏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开始之前的简单沟通当中,赵祯已经明白了刘娥的意思。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谈话触动了她,又或许是出于对赵祯的锻炼,总之,经过寇准一事后,刘娥显然也不打算再因循旧例,准备适当的建立起一些约束宰执大臣的法度。
这次丁谓事件,就是一次机会。
但是,想要严惩丁谓,并不容易,所以,赵祯和刘娥两个人,一个背后坐镇,一个冲锋陷阵,打着配合来共同达到目的。
这才有了刚才在殿中的场景。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娥这次算是暂时性的下放了权力,任由赵祯这个小皇帝来施为,真正让他参与到政治决策当中来。
可是,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赵祯如今再回想刚刚的奏对,心绪不由有些复杂。
大宋的制度设计,就不是一个君主可以乾纲独断的制度,这一点,真正尝试之后,他才有了切身的体会……
“我早就跟官家说了,这世上没有真正不存私心的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忠臣未必是贤臣,正臣也未必是良臣。”
“为人君者,若想统御朝局,便需异论相搅,居中裁决。”
眼瞧着赵祯略微有些沮丧的样子,刘娥也轻轻叹了口气,不过,神色却反而严肃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