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曾此刻没有直接提起,但是,他所谓的不妥之事,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便是这个。
这件事只要被想起来,那么二人相比起来,自然是忠奸立判。
再进一步,如果将这件事和现下的状况类比,恰好也佐证了王曾并不是在袒护寇准。
毕竟,当初他能够为了国家社稷,冒着得罪先皇的风险,谏言废除祀封。
如今,自然也会为了朝廷威严,冒着被误判为寇准党羽的风险而秉公直言。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瞬间便扭转了局势。
不仅让在场众人对丁谓的观感变差,而且,还巧妙地摆脱了自己寇准党羽的嫌疑。
短短的时间,便能做出如此周全的应对,这般思虑,更是让赵祯心中对王曾多了几分赞许。
目光侧移,不出意外的是,王曾的这番话一出,刘娥的神色亦是微微一动,总算是没有再继续保持沉默,而是开口道。
“王参政的忠心,吾和官家自然是清楚的,先皇在时,便曾数次对吾言道,卿乃国之重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