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朱橘只想着自己享乐,作为大明的亲王,纵然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饿死了,他也照样可以锦衣玉食,民众的苦难只要他看不见,那就与他无关。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自私自利的小孩心性。
但如今,在师父彭玄的指引下,以及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他的思想也慢慢变得成熟,虽然还是贪玩享乐,但心中却也多了几分家国情怀。
有些时候,只要照着自己超前的见识,给老爹提一些建议,就能让民众的日子过得更好……这,何乐而不为呢?
“嗯,正是因为要靠天吃饭,所以儒家才有天人感应一说。”
朱标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干裂的嘴唇,笑道,
“说什么只要君主做得好,上苍就会让天下风调雨顺。”
“在我看来,这是无稽之谈!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荀子的一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纵观史书,君主仁德的,和君主残暴的,天灾的次数并未有明显的差别。”
“汉文帝,唐太宗,这些都算是明君吧?可事实上,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开创,都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贞观头几年的时候,天灾地祸不断,连续四五年都是灾年!难道这是上天认为唐太宗做得不好?”
朱橘微微一笑,静静聆听大哥的话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