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橘哈哈一笑。
“我既然批判了,那自然就有解决办法。”
他昂首道,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大明需要什么样的官员?”
“如果说是在王朝鼎盛时期,招揽一些能写锦绣文章的,那也没什么,软实力也是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嘛!可现在大明的硬实力都还没跟上来,那这些写文章的就得往后稍一稍,目前急需的,是胸中有丘壑的实干家!甚至是一些特长生!”
“据我所知,全国现在水利不通,北边干旱了,南边却闹洪涝,用民间的俗语说,那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老爹,你也因为这事儿发愁,对吧?咱大明都没几个水利专家,想派人去兴修水利,都不知道找谁。”
朱橘到底还是跟在老朱身边盖了那么多章的人,说是不看,其实也看了不少奏疏了,对于政事,自然也有一定的了解。
“是啊!”
朱元璋闻言,顿时有些怅然,道,
“修建水利,得有技术!这玩意儿不能乱来,乱来不但会劳民伤财,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灾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