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 (7 / 10)

作者:放羊小星星 最后更新:2025/7/4 9:33:05
        考课,即对于官吏工作的考核,可以理解为后世的kpi,考课的结果是官员仕途升迁的重要参考。

        《尚书·舜典》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自春秋战国起,考课制度初见雏形,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及五代至今,考课制度逐渐完善。

        宋初,天下初定,太祖承袭前代之制,定下考课之法,以劝课农桑、户口增益、剪除盗贼为要,考定地方州县官。

        太宗即位后,赵光义进一步完善考课制度,彷照唐朝三等九级制度,将官员的功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以等第定忧虑,明黜陟。

        然而,到了真宗咸平年间,考课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

        具备宋朝特色的磨勘制度,正式成型。

        一句话概括,以法计其历任岁月、功过而序迁之。

        自此,考课制度的核心发生了变化,资格,或者说资序渐渐凌驾于功效之上。

        官员的实际治效在日常考评中的占比比例慢慢降低。

        虽然现在距离咸平年纪不过二十余年,但真宗定下的磨勘之法,已然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