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运使的其他事物,他基本都是交给副手去办,剩下的时间,他都放在了茶场改革一事上。
如今的寿州霍山场,完全是在王钦若的注视下,一步一步重新发展起来的。
当然,王钦若的付出也不是没有回报的。
“去岁,寿州霍山场的产茶量为八十二万两千五百斤,利润累计为五万七千五百余贯。”
“和前年相比,产量提升了一半还要多。”
“另外,据臣的走访,对于今年的产量,茶商们的预期普遍偏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产量至少能够增加十万斤。”
产量提高一半,利润却几乎提高了一倍。
而这,便是王钦若努力耕耘的结果,同时,这也是他再次起复的重要功绩!
“不仅如此,茶商们对于承包法的反响,很是热烈,江南周边的茶商已经开始打听,承包法何时会推行天下。”
“承包之制,确实是更易茶法的良策,以臣观之,如果全面推行承包制,茶税的数字至少会被现在高一半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