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府。
傍晚时分,府中大管家依例来到书房,向丁谓汇报今日收到的各种消息。
“相爷,近些日子常常有士子行卷,处置还是参照往年吗?”
末了,大管家又提起了士子们的行卷。
所谓行卷,即举子在科举之前,将自己所做的诗文投献给有关的官员,或者是社会名流。
借此,求得对方的赞誉,从而提高自己的声望。
搁在宋初,投文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像王曾、丁谓、王钦若等人,在及第之前,都做过类似的事。
投文蔚然成风,主要是和考试制度有关,宋承唐及五代之制,在录取举子的时候,不仅参考书面成绩,并且还会兼采声望。
即,名声更大的举子,更有机会博得靠前的名字。
比如天圣二年(1024)的贡举,其实,按照礼部最初的编排,头名应该是一位名叫吴感的举子。
但当晏殊、冯元等人复核后,便将名声更大的宋祁和宋痒派到了前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