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是否能够通过,还得看当年的应考人数,以及录取指标。
而位于第五等的考生,则是黜落无疑。
和前代相比,宋朝的三级评审制度,明显更加公正,但这也意味着工作量巨大。
毕竟,此时的科举和后世的考试大不相同。
除了类似填空、默写的贴经和墨义之外,其他考试内容都具备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没有准确答桉,无疑加大了审核官的工作量。
虽然按照流程留给了考官将近一个月的评定时间,但几千人,上万份的答卷,时间仍然很是紧张。
所以,武成王庙内的书吏和考官,几乎是连夜进行弥封、誊录,丝毫不赶耽搁。
贡举,乃是国家大事。
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耽搁了放榜的时间,谁也吃罪不起。
月至中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