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李维邀请晏殊同行,只是为了打探一下晏殊的看法,但聊着聊着,他又改变了想法。
早在东宫时期,晏殊便是官家的老师,师生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
这一点,单从给官家讲课的频率就能看出。
诸多翰林学士中,晏殊入宫讲学的次数最多,并且御赐的东西也是最多的。
由此可见,只要晏殊未来不犯什么大错,平步青云,那是必然的。
甚至,拜相也是预定好的。
念及至此,李维便改变了想法,与其耗费人情、面皮,去求得一时,不如脸皮厚一点,让两家结为一家。
虽然李维的年纪不小了,但有一句话叫‘一朵梨花压海棠’。
老当益壮!
恰好,他家中小女云英未嫁,而且和晏殊次子的年纪相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