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是否有错漏,并不是重点。
有了晏殊和孙奭在前面‘冲锋陷阵,,暂时没发言的几位大臣,心中也就少了许多顾忌。
随后,李维、宋绶、陈尧左相继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言辞虽然不同,但大体意思仍然是延续着晏殊的观点。
明智,才是重点。
「朕受教了。」
片刻后,李杰缓缓起身,对着几人行了一记弟子礼。
看到官家如此知礼,众人不由很是满意。
然而,礼毕之后,李杰忽然话锋一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既然如此,诸卿觉得修史是纪实重要,还是记事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