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廷下诏开恩科时,符合这些条件的举子,可以直接越过发解试、省试,由礼部特予奏名,直接参加殿试。
一般而言,特奏名的举子参加殿试是不会再次罢黜的(作死的除外),但百分百的及第也并非没有代价。
和常规的进士科及第者相比,特奏名进士不论是在出身,亦或者赐官、转迁,都有着相当大的劣势。
其实,创立特奏名制度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维护统治。
特奏名制度给了那些累举不第者一丝希望,既笼络了天下数十万的举子,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
同时,又能防止累举不第者铤而走险,或造反,或投靠异邦。
天禧四年那一榜,便是恩科,既然是恩科,自然不是谁都能参加的。
唯有那些久在科场,累举不第的士人才能参加。
因此,若是去掉恩科,上一次科举还得推到天禧三年(1019),距今已经四年。
宋朝有别于明清两朝,贡举暂时还未形成三年一开的制度,有时间隔两年,有时一年,有时也许三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