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北宋的榷场并不是一直开放的,一度废止。
另外,北宋在榷场的职官配置上也充满了北宋的特色——冗官。
管理榷场的人员互不统属,既有边地任职的高级官员,也有朝廷派遣的常参官(从七品以上)。
当然,天子的耳目,内侍也是少不了的。
他们彼此之间,互不统属,互相制衡,以跨国贸易的利润,这些人一天到晚只想着争权夺利,哪还有心思去管理榷场?
连带着,走私商人也介入其中,以输送利益为砝码,获取边地的走私权。
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榷场贸易的利润,大多都进了这四方的口袋里。
出淤泥而不染,何其难也,纵使偶尔有清流涉足其中,要么被分化拉拢,要么对其隐瞒。
亦或者因为勾连的几方太过团结,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些情况,天子是很难知晓的。
毕竟,榷场都设置在边境地区,天子之身,乃万金之躯,怎会亲自驾临边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