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张纶长期主政于江淮之地,对苏湖秀三州的环境亦是颇为熟悉。”
虽然王曾没有明确表明张纶能否胜任,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无不昭示着,张纶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其实,对于李杰的提议,王曾心里也是很吃惊的。
全国的官员那么多,纵使王曾位列参政,也无法记住那么多的人名。
刚刚他的脑海中闪过了许多人的名字。
可张纶却不在其列。
直到官家提到张纶的名字,王曾才勐然想起这个人选。
张纶吃亏就吃亏在出身上,以荫补入仕,纵观北宋一朝,虽然以荫补官员的人数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一。
但侍从官(可以理解为重要大臣)以上的,基本都是科举出身,而且大半都是进士科出身。
而王曾更是科举中的佼佼者,连中省试、殿试第一,并且他的岳父又是朝廷宰辅,平时里结交的都是名儒大臣。
似张纶这样荫补入仕,且长期于地方任官的官员,他一时间想不起来也很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