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晏殊却用一句‘臣掌外制,此非臣职业’回复真宗,避开了真宗的问询。
(PS:北宋前期有内制和外制之分,翰林学士院掌大诏令,宰相、枢密等高官制此,皆有翰林学士院起草,称内制。
而外制则是中书名下的舍人院,主要负责起草翰林学士院之外的诏书)
避而不答,有时便是最好的回答。
当然,晏殊的回答也毫无问题,他当时乃至知制诰,除受宰执的诏书确实不是他的职责范围。
即便别人想挑刺,也找不出问题。
晏殊固然不太喜欢寇准,不过不喜欢寇准,并不代表他更倾向于丁谓,也不代表他会倒向太后。
恰恰相反,对于太后想要专权一事,他是心怀抵触的。
但也仅限于抵触。
太后势大,眼下朝局未稳,前路未明,如此情况,对于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晏殊而言,最好的态度便是保持中立。
与此同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