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兄,逼死弟弟、侄子,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接受不了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刽子手,有什么值得尊敬的?
况且,北宋一朝冗官冗费的局面,源头就是来自赵光义。
单拿科举取士而言,宋太祖每榜取士不过十几人而已,赵光义登基后第一榜就取士五百余人。
几十倍于太祖时期!
原因嘛,也不难猜,什么求贤若渴,不过是借口,真实的目的,只怕是为了笼络士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赵光义登基后第二榜虽然取士人数少了一点,只有一百五十多人,但单单这一榜取士的人数也接近宋太祖时期的总和。
另外,真宗在位时期大搞‘东封西祀’,花费了无数的钱财,也和赵光义得国不正息息相关。
东封西祀的主要目的是昭示‘正统’,自己继位是承天之命。
当然,洗刷澶渊之盟的耻辱也是顺带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