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进入副本 (2 / 5)

作者:放羊小星星 最后更新:2025/7/4 9:33:05
        塞罕坝,是蒙语和汉语的组成词,‘赛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塞罕坝本来山川秀美,绚丽多姿,康熙年间,这里曾是‘木兰围场’,年年都会在这里举行秋狩盛典。

        只可惜后来的塞罕坝历经满清、民国军阀以及小鬼子的无节制开采,这里从美丽的高岭变成了荒漠。

        一场暴雨,带来的是大量的泥沙,一场大风,带来的是漫漫黄沙。

        ‘坝上一场风,年头到年终’,形容的就是塞罕坝,这句歌谣和西海固地区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鉴于此,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由林业部牵头,冀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

        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来到了坝上,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塞罕坝人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冯程和他的伙伴们同进退,共患难,在工作与生活中,彼此体贴、爱护、帮扶,由最初的战友情,同志情,慢慢蜕变成了友情和爱情。

        消化完脑海中的记忆,李杰已然得知了当前的时间节点。

        ‘原身’已经上坝三年了,一开始他是独自一人来到坝上,上坝之初,原身心中满是豪情,觉得用不到一年就能种下成片的‘森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