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问了三家目前最大的电影公司,最终给出最高价的竟然是青鸟的夏梦。
这里面固然是有私人交情的作用,魏明依然心怀感激。
“我看人家别的电影公司经常同时操作几部电影,阿姨你也可以大胆一些嘛。”这剧本已经让很多人看过了,再不拍迟则生变。
夏梦笑道:“咱们是小公司,我也比较求稳,电影的投资自家公司最多只占一半,另外的部分一般要寻求外部资金分摊风险,《投奔怒海》的资金已经全部就位,但你这个新本子虽然成本不高,但筹措资金需要时间的。”
“不就是投资嘛,你看我怎么样。”魏明问。
“你要把稿酬算做投资啊,这当然可以,但这远远不够啊。”
魏明:“不只是稿酬,如果缺口是几十万港币的话,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搞咩啊?你那么有钱的吗!”夏梦很震惊。
魏明谦虚道:“比大部分人想象中要有钱一点点。”
本来是没那么多钱的,投资好利来和收购《喜报》大概就要花完了,但就在来港后不久,美国MCA公司就把第一笔唱片销量分成和部分授权分成发给他了,不多,也就10万美刀,而且李爱国的部分已经刨除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