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主线和部分人设问题,巴老说了没问题,就这么写挺好的。
一开始有些编辑也觉得把果党方面的江立中写得太好了,热血爱国,足智多谋,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儿子还因为抗日而死,要不是顾念手足之情,好几次江立民都要死在他的爪牙之下。
但巴老为魏明背书,虽然现在国内完全不宣传果党在抗日战场的贡献,可巴老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淞沪会战,血战台儿庄,血染雨花台,一桩桩一件件,这种时候还分什么国共,都是我华夏血热青年,都值得歌颂。
而且小魏在最后面“中华民族”的意象表达已经很能说明了问题,这是一篇希望统一,希望两岸兄弟团聚的积极正面的。
从巴老办公室出来后,李晓林给了魏明前面五万字的稿子和需要修改的小问题,让他先改着,后面的她还没详读完。
魏明口中应着,不过这几天自己还是先写剧本吧,反正他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走出《收获》,魏明才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还没谈稿费呢!
现在千字3元~10元的标准,会给自己多少呢?
其实他也不差这点稿费钱,《收获》提供的每天两块钱的补助他都没领,因为他除了改稿,还要写自己的剧本,还要跟雪姐谈情说爱消磨时光,不想占这便宜。
但稿费多少事关江湖地位,他还挺好奇如今自己在文坛江湖算是什么地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