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自己那两篇情绪感染力十足的评论文章,靠着一正一反的对立观点,算是彻底把热度炒上来了,这热度估计还能维持很长时间。
没错,那两篇文章其实都是魏明化名写的,通讯地址也是假的。
目的倒不单纯是为了炒热度,虽然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他这么做是觉得,批评《双驴记》的文章肯定会用知青之苦来作为观点,然后道德绑架不能说知青半点不好。
既然早晚会有人写,好,那我帮你们写出来,而且写得完全就是典型知青里的那种遭遇。
但跟知青同处一个空间的农民几乎是无法发声的,所以魏明又以他们的立场写了另一篇文章,代他们发声。
写的都是真实遭遇,这样才公平嘛。
又过了一天,刘振云拿着一张十块钱的汇款单在魏明面前激动道:“明哥,过了,我过了,而且给了我千字五!”
现在他已经是他们班第一个登上《燕京文艺》的学生了,把他骄傲坏了。
魏明也为他开心:“按照我们寝室的规矩,一般获得稿费这种事都要在长征食堂请客的。”
刘振云不嘻嘻了:“我想着赚了稿费不得寄回去改善一下家里,下回,下回一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