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月《燕京文艺》分别发表了一篇魏明的和短诗,而这一期依然跟魏明有关系。
刘振云写了一篇《从双驴到二牛,浅谈魏明作品的大同和小异》的文章。
在《双驴记》引发多方口水战的时候,刘振云独辟蹊径,没有单纯地聊双驴记这篇,而是通过这两篇先后创作的中篇分析了魏明作品的特色。
简单来讲就是明吹,对于刘振云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燕京文艺》正愁怎么从《双驴记》这波流量分一杯羹呢,刘振云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恰逢其会了,把《收获》的双驴和自己的二牛绑在一起比较,营造出一种我们是一个级别的感觉。
魏明翻开后看到目录页还有陈忠实的《幸福》,他的《白鹿原》在魏明看来是新时期文学的巅峰之作,是茅盾文学奖里最能代表这个奖项含金量的作品。
“行,杂志留下来我看看。”
“记得还我哈,我还得收藏保留呢,”说完刘振云又说起一个好消息,“《双驴记》的热度太高,估计关于它的讨论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了,而且你听说了吗,这期《收获》加印了!”
“啊?”魏明确实有些意外,首印就已经高达40万了,竟然还加印。
“而且又加印了15万!”刘振云把自己从老师们那里听到的消息讲了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