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陈默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每日都游走在塘沽港码头与喧嚣的洋货市场之间。
帽檐压得很低,目光却很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很快,他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比如,好几艘货轮的船员,腋下夹着鼓囊囊的包裹,在约定的驳位附近焦躁地徘徊、抽烟,却始终等不来熟悉的“接货人”。
海事的工作人员夹带出来的私货,堆在简陋的仓房角落,盖着麻布,都蒙灰尘了也没有贸然出手。
这种现象证明,原有的分销商断了线,没人敢贸然接手,怕引火烧身。
风声鹤唳之下,最致命的问题是信用崩塌。
坊间流传,两艘南洋来的船上,成箱的电子元件和港制金饰,已被提走多日,尾款却至今无人结算。
这种情况让陈默敏锐地意识到,贺文彬的倒台,竟在塘沽码头这种灰色地带制造出了一片巨大的权力真空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