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大战打下来,坐拥五十万联军的朱棣,却被三十三万秦军逼得险象环生,这种憋屈感实在是让人难以言喻,同时他也意识到一日不解决周瑜的水军,那么联军就一日无法取得优势。
为了彻底解决周瑜这个大麻烦,朱棣和麾下谋士商议再三后,决定不再避战,准备联合宋魏两国水军,合三国水军之力,,共同向大秦水军发起决战。
魏宋明三国之中,宋国水军力量最强,明国次之,魏国则最弱,但三国加起来也不如大秦。
也正是如此,在面对强势的周瑜水军时,联军水军一直都采取避战策略,同时猥琐发育、积蓄力量,这才给了周瑜在东部沿海肆虐的机会。
可让朱棣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水军对陆战的影响竟然会这么大,周瑜的一系列行为严重影响到正面战场,再让他这么搞下去的话,可能力量还没攒够,前线就要彻底扛不住了。
所以,哪怕明知这场水战打不赢,朱棣也必须要打。
朱棣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赵匡胤和曹操的支持,他们也不求能打赢周瑜,只求拼个两败俱伤,让其没法继续威胁联军后方即可。
所以,为了打好这场水军,三国召集了全部的水上力量,甚至连嬴州的水军都招了半数回来,算是将吃奶的劲都给用出来了。
最终,宋国出动四万水军,明国出动三万五千,魏国出动一万,勉强凑了八万五千水军,来迎战周瑜的八万大秦水军。
虽说在人数上,联军比秦军多五千,但水战看的可不是人数,而是战船、装备、训练以及统帅。
朱棣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在认真对比双方的力量后,发现无论是攻击、防御,还是速度,大秦水军都在他们之上,真进行决战的话,联军一方好像毫无胜算,就连拼个两败俱伤恐怕都够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