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用白花花的银子砸来的呀,这要是军队战斗力还不强,都对不起花费出去的资源。
就在耶律德光积极扩军、训练,准备联隋抗秦之时,却收到了一个大好消息。
投靠元蒙的出逃派,在收到耶律德光的传讯后,立即召回会议商议是否回归。
出逃派投靠元蒙之后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看看慕容家投降后的下场就知道了,几乎死的只剩个慕容恪才被真正接纳,所有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接纳这么多羌人呢。
当然,以耶律释鲁为首的出逃派,虽投靠了元蒙,但也没有放弃兵权,同时拒绝主动融入元蒙,俨然只是一幅寻求庇佑的姿态,所以自然更得不到元蒙的接纳。
就在元蒙对出逃派的容忍达到极致时,耶律楚材站了出来,趁着拖雷驾崩,元蒙内讧的间隙,带领羌人支持并帮助忽必烈坐稳了皇位,并成了忽必烈的心腹智囊,这才让出逃派避免了被元蒙彻底侵吞的命运。
耶律楚材在出逃派中的威望虽高,能够在危急关头调动羌军,可他毕竟还太年轻了,属于小辈,出逃派真正领导核心,其实是耶律释鲁和耶律葛鲁这两个老辈。
所以,在收到耶律德光的传讯后,以耶律释鲁、耶律休哥、耶律葛鲁、耶律斜轸为首的,因不被元蒙接纳而不满的出逃派,纷纷决定要回归故乡支持耶律德光复国。
而以耶律楚材为首的已经被接纳的人,则决定继续留在元蒙,而给出了的理由也十分致命
羌人复国之事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而有他们在元蒙的话,万一耶律德光失败的话,那些出逃的羌族起码也还有一个受庇护之地。
耶律释鲁等老一辈羌人,对这个理由是在无法反驳,只能同意耶律楚材留在元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