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羌人们发现,反叛是条死路,根本就走不通,渐渐的也就死心了,开始逐渐服从隋国的统治,毕竟屈辱的活着总比没命强啊。
可就在这时,隋国却突然宣布,取消对羌人的所有禁令,明确宣布羌人在法理上有着和汉人一样的政治地位。
今后羌人也可以像汉人那样,土地归自己所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并且还可以读书,参加科举、参军等等。
这对于备受压迫和歧视的羌人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福音,又如何能够不喜呢?
因为解羌令的推出,大量羌人狂喜到彻夜无语,连夜焚香祷告,为隋王杨广祈福,以赞颂其对羌族的恩德。
隋国治理海州多年,却依旧未能让羌人心服,可在推出解羌令之后,仅仅一夜之间,杨广就尽收羌人之心。
当然,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解羌令若是真这么好的话,班固成公英等人也不会竭力反对了。
正是因为解羌令的隐患太大,成公英等有识之士才会反对,而班固更是不惜舍命死谏,却依旧未能让杨广回心转意。
解羌令最大的隐患就是,所惠及的是所有的羌人,但并非所有的羌人,都在隋国的统治之下。
海州直接归隋国统治的羌人,其实只有六七十万人而已,而在官府都管不到地方还有超过百万的羌人,由原先的羌族首领或是贵族自治。
羌族最巅峰的时候,哪怕处于分裂状态,总人口也有这四百几十万之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为祸西疆这么久,甚至还拖垮了大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