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的事,织田信长此人文武双全,不会不知道不战而逃的下场,不过这也正合吾意。”
周瑜眼中满是冷冽之色,淡漠道:“正好凭此一战,打垮倭国水军,彻底打断倭国脊梁骨。”
周瑜为什么不通过游击战,攻打倭国的沿海地区,一点点的削弱倭国,等到倭国虚弱到一定地步之后,在集中力量一举打垮倭国?
而是选择了先激怒对方,在和近乎全盛的倭军决战?
原因很简单,周瑜此举不但要杀人,还要诛心,他为的是树立起秦军不可战胜的象形,彻底打断倭国的脊梁骨。
周瑜知道这很难,但若是成功的话,大秦的强大,将会深入每个倭国的心中。
到时,等大军攻上倭岛之后,倭军遇到秦军定会心生怯意,战斗力先天弱上三分,而大秦遭遇的抵抗也会更弱。
另外,一日不和倭军决战,秦军就一日无法登陆倭岛。
登陆倭岛的联军足足有十万,不把东瀛水军彻底打垮,联军根本无法放心登陆,就算登陆了,也定会遭到倭国水军的袭扰。
所以,唯有先打垮倭国的水军,四国联军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肆意征战倭岛。
“织田信长想在吴宋联军抵达之前,先一步击溃我军,而后在撤退,不得不说,他有些太高看自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