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之下,黄权哪里还能守得住,要不是他反应的足够快的话,恐怕都已经全军覆没了。
永昌异族的反叛,使得黄权再次大败,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撤出永昌郡,退守凉山郡。
段思平一路撵着黄权追杀,可谓是连战连捷,而在彻底夺取永昌郡后,又攻入凉山郡。
由于这一路上,不断的有当地异族,加入段思平的阵营,使得他麾下兵力不减反增,一路暴涨到了四万大军。
此涨彼消之下,手中兵力严重不足的黄权,不得不主动放弃一些城池,收缩兵力,退守凉山郡。
黄权在前面逃,段思平在后面追,接连夺取青蛉、三绛、会无等多座城池后,一直打到了大莋县下,才再次被黄权所挡。
大莋也就是后世的攀枝花,而此地的地形极为复杂,高山、峡谷、丘陵、盆地交错分布,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显然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黄权并不是个庸将,吃过段思平几次亏后,自然也会吸取教训,利用地形优势死守待援。
段思平连续猛攻十日,损兵三千余,却依旧没能攻破大莋,于是西线也陷入了僵局。
说完西线,在说回东线的共工军。
共工未能攻破邓羌镇守的且兰,转而将目标对准牂牁郡其余各县,并且也十分顺利的攻下的不少城池,但比起有当地异族相助的段思平来就慢的太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