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琴以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相传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蔡邕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秦昊轻轻拨动了一下焦尾琴,待琴音消失后,笑着对面的蔡琰,道:“不愧是‘焦尾琴’,配以昭姬姑娘的琴技,当世恐怕也鲜有人敌。”
就在刚刚,蔡琰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听得秦昊是如痴如醉。
不得不承认琴技上,秦昊认知的人中,除了师父鬼谷子外,还真没有一个人比得上蔡琰。
“公子谬赞了。”蔡琰恬然一笑,道:“常闻公子善乐,不妨也来上一曲吧?”
“不行不行。”秦昊连忙摆手拒绝。
琴棋书画秦昊都有所涉及,而且还抄了几首名曲,但却唯有琴技最差,和蔡琰相比更是差了不下十条街,所以哪好意思在这位大神面前摆弄。
蔡琰倒是也没有勉强,只是略带失落道:“那真是可惜了!”
蔡琰可谓国色天香,如今确摆出这么一副我见犹怜的样子,秦昊又哪能拒绝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