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成长 (2 / 3)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但在神宗后期,皇帝怠政,数十年不上朝,随着辽东建奴崛起,萨尔浒之败后我大明元气大伤,再加天灾人祸国力不断衰败,熹宗虽有能力,可惜天不假人最终英年早逝,以至后来建奴越发坐大。等崇祯帝上位后,国事更是江河日下,所谓的天朝上国仅只有一个名头了,假如不是爹您当年以靖难入京,力挽狂澜……。”

        听到这,朱慎锥摆了摆手示意他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朱敏澜笑着点头改口道:“永明年之前,我大明是如何模样爹您再清楚不过了,前些年天朝上国这说法也就自吹自擂罢了,至于富有四海更是扯淡,何曾见过国库中空的能跑马的富有么?当时我大明财政已面临崩溃,假如有钱的话,如何能让辽东建奴逍遥数十年?始终不能灭之?”

        说到这,朱敏澜朝着朱慎锥望去,见他微微点头继续道:“所以孩儿觉得所谓天朝上国,富有四海不是自己怎么看,是要别人怎么看。国家强盛不强盛,自家说了不算,别人觉得强盛才是真的强盛。自吹自擂这谁不会?难不成吹嘘一番就把当真了?这岂非不是自欺欺人所为?”

        “那么其他呢?”朱慎锥对朱敏澜的这番说法还是很满意的,笑问道。

        朱敏澜继续道:“当年财政崩溃,都是爹您以恒通为基,力排众议兴边贸,开海贸以获利填补。由此可见边贸、海贸的获利极其丰厚。而且从目前我大明财政收入来看,田赋收入相比崇祯时期大幅度减少,再加这些年西北、中原地区减免税赋,朝廷还多有补贴,而其中的差额包括其余税赋大部分来自于商税和贸易获利,仅从这点就能证明当初边贸和海贸的政策是对的。”

        “既然对,为何不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眼下以五处通商口岸设置大兴海贸,必然能使我大明从中获利极大。这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好事,商税和贸易收入高了,朝廷自然会减少田赋税收,减轻百姓压力,如此一来也能让天下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些,这样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懂?依孩儿所见这些人并非不懂,而是故意为之!”

        “哦,你为何这么认为呢?”朱慎锥反问道。

        朱敏澜说:“孩儿前些时候监国,这些日子一直协助爹您处理朝政,有些事之前了解不多,但近期倒也看明白了些。边贸一事暂且不提,毕竟蒙古那边本就是我大明控制,兄长……。”朱敏澜停顿了下,改口道:“腾格尔兄弟又是自己人,边贸事宜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这个其他人根本无法插手。”

        “但海贸不同,虽山东那边首先开海,朝廷也在其中获利,可沿海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私下出海走私的行径却是不少。这种情况早就有之,一直屡禁不绝,而且做这些事的人大部分不仅仅只是商人这么简单,背后不仅有世家大族,甚至包括官员们的影子。”

        “他们为了私利,极力反对朝廷设置通商口岸,无非就是担心通商口岸一旦设置完成正式运作,那么他们私下走私的行径就难以继续了。未来所有货物出入都将从通商口岸和海关进出,而且还有大明皇家银行作为资金出入交易,那么他们只能按朝廷的要求缴税,如此一来获利自然就少了许多。”

        “之前我大明商税低得吓人,三十税一的税收比例从商业获利简直九牛一毛,这些人依旧还不满足,举例以崇祯年间广州商税来说吧,整年商税只有区区一百多两,如此少的税收这简直无法让人想象。要知道广州之地本就在南方,广州乃是大城,商业繁荣,又离澳门不远。澳门乃葡萄牙和其他欧罗巴商人临时定居点,这些欧罗巴商人来我大明那个不是带着海船的?他们从我大明购买货物运输回国,仅一船物资获利就能让其暴富。这样的情况下广州商税居然才这些?难不成他们的货物是老天掉下来送于的?之所以是这样情况,无非就是当地官商勾结,走私猖獗,视国家法度无物,偷逃税赋所至。”

        “现在我大明商税是十税一,相比之前三十税一上升了三倍,朝廷从中获利,商人因为海贸原因也没少赚,由此可见这商税比例毫无问题。可有些人贪婪成性,依旧打着不交税的想法,更以什么与民争利,耗费民力,还有防备夷人等理由进行反对,其真正用意无非就是为了同朝廷争利,损公肥己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