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澜作为太子南下,难道是来南京公干的?假如是这样的话,朱敏澜绝对不会出现在醉仙楼,更不会如此。而且昨日在花船上,谢广维注意到朱敏澜无意中提到了上海这个地方,这让他联想到了总理衙门正负责通商口岸和海关事宜。
作为皇亲,谢广维当然知道张锡钧是皇帝早年跟随的老人,而且当今圣上登基后,就对张锡钧委以重任,张锡钧虽没入阁,可官职不低,不仅是新设的总理大臣等同于六部尚书,还是都察院的二把手,之前还负责监察司,在朝中妥妥实力派。
朱敏澜突然南下,还出现在南京,又不经意中提到了上海。谢广维敏锐就察觉到了朱敏澜这一次南下的真正目的地应该是上海。何况上海马上就要正式开港了,海关也即将设置完成,大明开五处通商口岸是皇帝决定的大事,让太子亲自来上海视察一番从政治角度来看是有好处的,所以谢广维断定朱敏澜的差是在上海,说不定以后总理衙门会由太子主持,作为太子妃之弟,还有那个地方比总理衙门在上海的衙门更合适自己的呢?
听完了谢广维的解释,朱敏澜深深看了他一眼,他倒没想到谢广维这小子居然还有这份心智,仅仅靠这些情况就能猜出自己的来意,并且果断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仔细一想,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谢广维如今也就罢了,区区一个生员就算是监生的身份想当官也很难,而且他的身份不同,如果只是运作一个八九品的官根本拿不出手。
堂堂侯爷的嫡子,太子妃的幼弟,太孙的舅舅去当一个八九品的小官?朱敏澜也是要面子的人,情愿不让谢广维出仕也不会让他去。但假如谢广维中了举人就不一样了,按照大明的科举规矩,中举人就有了正式当官的资格,而且上限也要比荫官高了许多。
当年的海瑞,如今的兵部侍郎陈新甲和辽东巡抚兼布政使李信都是举人身份,谢广维只要做事不差,再靠着自己的背景,这辈子怎么着熬都能熬到三四品的官职。
况且现在朱敏澜已在总理衙门兼职,对于总理衙门这个部门他太过了解了,更明白自己父皇对总理衙门的期望。可因为总理衙门是新设衙门,再加上开设通商口岸和海关事得罪了朝中不少人,此外还有总理衙门名义上虽等同于六部,可实际上并不为朝廷其他各部所认可,处境有些尴尬。
在让朱敏澜去总理衙门的时候,朱慎锥就透露出了以后总理衙门的规划,和未来希望让朱敏澜以太子身份掌控总理衙门的打算。所以说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虽是张锡钧,可实际上这个部门已算是朱敏澜的自留地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上心,更亲自南下准备去上海看看。
现在的总理衙门什么都缺,缺钱也缺人,尤其是后者适用而且绝对信任的人不多。自己这次南下只是视察,作为太子朱敏澜不可能在上海呆太久,未来那边必须要留自己人,假如谢广维自身能力不差,能用的话,把他安排在上海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旦他能在上海打开局面,对于他未来的仕途也是有利的。
这样想着突然又想到了谢广维的三个朋友,也就是马渊等人的身份。朱敏澜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小子看来早就盘算好了,只要自己点头到时候去了上海为官,身边还有马渊等人帮忙,以马渊他们的身份地位,包括在南京、苏州和松江背后的家族,必然能帮谢广维不少,甚至说不定还能把他们家族全拉拢过来为其所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