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天上白玉京 (1 / 3)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谢广维的这三个朋友出身都不简单,年龄最长的那位是马士英的从侄马渊,马士英原本是右佥都御史兼宣府巡抚,后因为卷入贪腐案被人告发丢了官职,崇祯年起复去了凤阳担任同知之职,另外在南京挂了个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加衔。

        马士英早些年在官场上起起伏伏,运气不怎么好,不过几年前因为江南案的爆发,马士英就此抓到了机会,果断投在了巡抚江南的张锡钧门下,从而搭上了皇帝的关系。

        再之后,皇帝着手处置江南案时,马士英作为钱谦益的副手居中奔走,为朝廷拉拢了一批在江南的勋贵和忠于皇帝的官员们,从而一举瓦解了之前东林党在南京的力量,借此机会马士英也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江南案后论功行赏,马士英就从凤阳同知升为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后又升迁南京吏部左侍郎。

        另一个是宣城伯卫家的子弟,论起来算是卫时春的侄孙叫卫定安,元末大乱,卫家先祖随朱元璋起义,南征北战立下功勋,后朱棣靖难时再建功封为山东都指挥佥事、指挥使,土木堡之变后,卫家主动从山东勤王,击败也先,因功升都督同知,任总兵出镇宣府。后英宗回朝,夺门之变恢复帝位后论功行赏,卫家封宣城伯世袭罔替。

        宣城伯一脉其族繁衍,支脉甚多,卫安定同卫时春算是同族,但已出了五服。卫家是松江大族,不仅是勋贵之家,更拥有良田、商号,其实力不容小觑。

        最后一人叫聂炽,聂家是苏州府的世家,虽没有勋职但家中也出过几个小官,再加上聂家产业颇多,当家人聂伯平善于经营,机敏过人在苏州府名气不小。

        早些年朝廷在山东开海时,聂伯平知道这事后果断北上布局,联手北方的商行投入巨资搞起了海贸买卖,这些年同内务府合作,在海贸上获利丰厚,可谓富甲一方,但聂家虽有钱却官场人脉不足,所以聂伯平从家族中挑选子弟打算走科举仕途,聂炽就是其一,被送往南京国子监读书,如这些子弟以后有几个出息的,聂家也就补齐了这个短处。

        这三人虽出身不差,也颇有风流士子的习气,就算有些纨绔但交流下来品性却不算坏。这让朱敏澜也渐渐放下心来,他其他不担心,担心的就是旁人利用谢广维的身份来做文章,毕竟谢广维是自己的小舅子,永平侯家不是普通人家,假如被有心人利用引诱可不是小事,到时候谢广维一旦出了事,他这个做姐夫的不仅难堪,更难以同太子妃交代。

        几人热络聊着,从风花雪月逐渐聊到了秦淮这些年的花魁,这时马渊忍不住感慨起来,当年秦淮八艳名动天下,而如今却已物是人非,这些年过去,虽秦淮年年依旧有花魁新出,却再也没有这些人的轰动了。

        “是极是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聂炽在一旁摇头晃脑咛道,这诗一出众人大笑,马渊忍不住笑问聂炽:“没想聂兄还有如此风雅,不知聂兄所言的‘君’为何人?”

        “还用说么,以聂兄的性格肯定是才艺双绝的陈圆圆。”卫安定笑着说道。

        “非也非也!”聂炽摇头道:“陈圆圆虽国色天香,才艺双绝,但以在下看来也就那般,而且几年前陈圆圆北上后就渐无了消息,据说已被某位勋贵纳入房中,具体就不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