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有人表示赞同:“我们漠北那边的条件可比不上漠南,不仅草原少还有大片的沙漠,别说耕作了,就连河流都没几条,这种办法根本行不通啊!”
腾格尔听了大笑,摇头道:“你们怎么这么死脑筋呢?有条件的就上,没有条件就另想办法啊!”
“在下不明王爷的意思,还请王爷说明白些。”
腾格尔耐心向他们解释,告诉他们假如所属的草原拥有合适耕作的地方,完全可以效仿土默特进行耕作。蒙古人不懂耕作没关系,这一次会盟不是有大明皇帝陛下在么?完全可以向大明求助,给蒙古送些善于耕作的大明人来。
当然这些大明人来到各部落,各部落可要善待,绝对不能以主子对待奴隶那样。明人善于种地,这地种好了对双方都有帮助,不仅明人能得到好处,部落同样也是如此,这是互惠互利的,千万不要因为眼光短浅的缘故把一件好事变成坏事。
至于不合适耕作的区域也有,这些地方更多。但这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就算是放牧也要适应性地放牧,一直以来蒙古人放牧根本不顾其他,只是赶着牛羊来到水草丰盛的地区居住,假如这个区域的草被吃完了,就赶着牛羊去下一个地方。
几百年来都是如此,但这些蒙古人为何就不想想假如仅仅靠着长生天的庇护让吃完的草重新再长出来需要的时间短呢?还是和明人种地一样在适合的情况下和播种粮食一样播种牧草,使得草原更快地恢复来得好呢?
既然种不了地,那么种点草总是可以吧?两者之间可没多少区别,同样可以让善于种地的明人帮忙。等蒙古人以后渐渐学会了这些,那么未来蒙古人放牧的情况就能大大改善,对于灾荒的抵御力也能增强许多,岂非两全其美?
还有刚才提到的漠北地区,漠北相比漠南的确要贫乏许多,沙漠的地区占地面积比较大,适合放牧的区域比较少。哪怕使用腾格尔所说的以种地方式种牧场,恐怕改善情况也是有限。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漠北蒙古虽然条件差些,可别忘了许多地方却有着矿产啊,蒙古人虽不善于冶金和探矿,但大明人善于啊!完全可以从大明获得这方面的支持,一旦有矿产发现,掌控当地的蒙古部落不能使用这些矿产来进行物资交换么?这样一来所获得的利益难道不比放牧养牛羊来得更好?
只要发现一个铁矿铜矿,挖掘出来就足够一个部落生活的很是滋润了,假如能发现银矿甚至金矿的话就更不用说了,到时候带来的利益简直吓死人。何必硬要抱守残缺,几百年来就在放牧一途中抓着不放呢?多动动脑子,多想想其他路子,这天下的办法多了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