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左手边,一个手里拿着折扇笑盈盈的年轻人是当代泰宁侯陈延祚的三子陈宗翰,陈宗翰虽然作为三子他无法袭爵,也因为不善武没和他二哥那样入宫为侍卫,而是进了国子监读书打算走科举混个出身,但作为大明顶级勋贵的后人,泰宁侯的份量可是不轻,身份同样贵重。
至于陈宗翰的下手坐着的那人是新宁伯谭弘业的外甥张澍,他虽不是勋贵,但也出身富贵,同陈宗翰是不错的朋友,平日里经常在一起玩耍,今天自然也在场。
而另外两人分别是关宗祥和王子辉,关宗祥出身官宦之家,但到他这一代家世已经大不如前。王子辉是六人中家世最低的,只是普通寒士子弟,不过王子辉平日很会来事,又善于钻营,大家的年龄相仿,脾气相投,就成了朋友。
端起酒,看着琥珀色的酒色,查理二世在京师这些日子也品了不少大明的酒,对于这种酿造的黄酒他喝过几回。放在唇边品了一口,查理二世眉毛微微一挑,这黄酒和他之前喝的有些不同,虽是酿造酒,但可比一般的黄酒要烈了不少,口感还带有一些蒸馏酒的味道,这让他极为欢喜。
“这酒真是不错!”再一口,把杯中的酒喝了个干净,查理二世忍不住赞道。
“哈哈哈,这可是东阳酒,能不好么?”曹济大笑道:“我就知道老查你喜欢这个味道,要不然也不会特意带来给你尝尝。”
“曹兄,谢了。”查理二世笑着对他拱手道,在大明这些日子里,他对于大明的礼节倒也习惯了不少,做起来像模像样。
“来来来,我们共饮一杯,为辽东大胜,为歼灭建奴,为我大明中兴贺!”曹济给查理二世继续满上,起身端起自己的那杯酒建议道。
话音刚落,众人拍手称好,大家共同举杯同饮。等喝完这杯后,众人兴致勃勃就讨论起了这一次辽东之战的胜利,并对此次战事你一句我一言点评了起来。
年轻人嘛,尤其是国子监的学子,本就有满腔的热情,何况如此大事。再加上在座人中不仅有官宦子弟,更有勋贵子弟,自然是要好好点评的,哪怕他们的点评基本都是纸上谈判,却也不妨碍这个兴致。
在众人的点评谈论时,查理二世基本只是品酒吃菜,但两只耳朵却竖得直直的,仔细聆听着他们的谈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