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 (2 / 3)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整个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毫无防备的鄂伦春人哪里是多尔衮他们的对手?多尔衮根本没花多少力气就解决了这个小部落,把部落的男子全部杀了个干净,除了留下几个年轻的女子外,就连孩子都没放过。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个部落已从这个世界上被抹去了,鸠占鹊巢的多尔衮不仅占据了这个部落,还从这里获得了他们急需的物资。

        依靠着这些物资,多尔衮这些人足够安然渡过这个冬天,等到明年开春冰雪融化之后,多尔衮已想好了,他会带着人折返向西而行,想办法往科尔沁那边跑。因为他知道布木布泰就在科尔沁,只要找到布木布泰,凭借着之前的安排,多尔衮至少就有了自保的能力,然后再找机会在科尔沁东山再起,或许在他手中还能重现大清的荣光。

        冬去春来,辽东那边的天依旧寒冷,但靠南边的京师这已略有了春天的气息。

        宋王朱敏澄前几日刚刚从辽东回来,这一次回到京师他是踌躇满志,因为过不了多久他就即将正式外封海外,随着船队前往新大陆。

        前不久,朱敏澄在辽东为自己挑选了合适的部下,这些部下自然是从八旗精锐中选取的,一共选了一千两百人。虽然朱敏澄读过军校,对于军事方面有些基础,可他毕竟只有理论经验缺乏实际经验,对于如何挑选士兵包括对士兵后期的整编、训练等等经验缺乏,但有孙传庭等人的帮助,这件事还是做的很是顺利。

        而且李定国也在朱敏澄的要求下被一道旨意从江西调至了他的手下,李定国这人的确名不虚传,虽然是降将,可他的能力却极其卓越,朱敏澄见过李定国后和他聊了许久,并坦率地告诉他未来外封一事,李定国对此毫无准备,但听完朱敏澄的话后他敏锐知道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作为降将的李定国这几年过的并不如意,虽然他的军衔和军职都不算低,可朝廷却始终没让他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无论是在高杰手下任职,还是后来调任江西,李定国都没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尤其是前不久大明平定辽东的大战,得知前线的战况后,李定国心中不由得心生向往,更为自己没有参与这场战争深深遗憾。

        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和高杰虽都是降将,可实际上却有着极大不同。高杰是主动投靠大明,而且还是高迎祥纵横天下的时候拉着一支义军投了大明。

        再加上高杰投靠大明后很快就搭上了王荣和孙传庭的关系,可以说高杰上面有人,这些人甚至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有这样的雄厚背景,高杰自然会被重用,再加上高杰在平定流寇和内乱中的良好表现,更证明了他对大明的忠诚,所以能当上总兵并封爵是理所当然的。

        可李定国却不一样,他跟着张献忠投降的时候张献忠已差不多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说白了他们的投降是局势所迫,为了自保做出的选择。出发点不同,投降的时机和当初的局势也不同,而且他们上面也没什么人,自然前途大不如高杰。

        就连张献忠本人现在也只是在总参议部担任虚职,更何况李定国呢?李定国在跟着张献忠投降后暂时归高杰部下,并在灭掉罗汝才一战中立下功劳,得了游击将军的军职,他的前途也是极其有限的。

        所以李定国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的出身想在大明出人头地异常困难,或许自己这辈子能挂上将军衔,当一个参将估计就顶天了。但没想到宋王朱敏澄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自己的名字,并通过朝廷调令把自己调至他的麾下,李定国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未来只能给一个大明藩王看家护院,成为藩王的下属指挥使呢?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安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