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恩想都不想一口答应,他当然知道皇帝这么做的用意,可现在他已没了其他选择。既然都投了大明,得了爵位,更有了大明皇帝的赐姓赐名,穆天恩还会考虑其他么?
一切都不如自己重要,大清都亡了,自己安安稳稳当大明的顺义侯不好么?至少自己的荣华富贵保住了,包括自己的福晋……连夫人和子女也保住了,至于其他人死活关他何干?
这一次见豪格结果还是不错的,这个家伙也颇为知趣,更是聪明人。朱慎锥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但凡豪格当时回答自己的问题有所顾虑,或者推辞的话,那么朱慎锥也不会对他客气,更不可能有如此优待了。
既然豪格心甘情愿成为大明臣子,那么厚待于他也没什么。而且豪格的作用可是不小,有他在接下来对女真人和八旗勋贵的处置安排就会容易得多,至于在其中豪格会不会有私心,这个朱慎锥并不担心,在他看来这些女真人尤其是八旗勋贵大多都是死有余辜,后者更是沾满了大明的鲜血,错杀是不可能的,杀多杀少也是一样,只要不影响大局,些许小问题不足道哉,更何况豪格仅仅只是辅助处理这件事,真正做主的人并非是他。
豪格走后,朱慎锥招来次辅张至发,同他说了这事,让内阁拟旨去办。
虽然温体仁还没正式离职,但实际上温体仁已基本不负责内阁的日常事务了,大部分的职权都移交给了张至发。
接下来就是等王晋武回京后,温体仁正式辞去内阁首辅的职务,然后再由钱谦益增补入阁。所以现在内阁当家的人是张至发,而张至发本就是温体仁的小弟,向来唯温体仁马首是瞻,虽临时接过了首辅职权,但他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温体仁在的时候,自然是温体仁拿主意。温体仁放手,那么就听皇帝的吩咐就行了。张至发的知趣倒是让朱慎锥进一步增强了对内阁影响力,得知皇帝的意思后张至发想都不想一口答应下来,接着洋洋洒洒一道圣旨就拟完,然后请皇帝御览没问题后,加盖内阁印章并由司礼监批红,明文下发。
做完这些,朱慎锥让张至发退下后,凝神思索起了宋王朱敏澄和查理二世的事来。
昨日的时候朱慎锥召见了查理二世,并正式向他询问了他之前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件事,查理二世很坦率地告诉皇帝他的想法,同时也给出了丰厚的承诺,说实话这些承诺对于朱慎锥本人来说是颇为心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