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突然开口说的这番话让朱慎锥微微颔首,太子说的没错,腰牌的主人是大明的子民,更是大明的军士。当年不远万里跟随郑和出海,却再也没有归来,尸骸流落海外,无法魂归故里,而今就留下了这枚腰牌。
作为大明的皇帝,虽拥有这个天下,但唐太宗李世民有句话说的好,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先辈的功绩不能如此被埋没,而应该妥善处置。何况如今大明已开始着手走向海洋了,海洋才是未来大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时候,这枚腰牌和腰牌后面所代表的人物包括背后的故事是值得宣传的,如果这件事做好了对于之后的海洋政策包括对大明军方的忠诚都是有莫大好处的。
“太子说的有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一定要好好查实,寻其后人,妥善安置,以慰我大明先烈英灵!”
“是!”太子应了声,郑重从朱慎锥手中接过这枚腰牌。
把腰牌给了太子,这件事也让太子去做,但最终能不能查到腰牌持有人的真正身份朱慎锥却不看好。毕竟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当年的人早就化成了黄土,而大明官方这边的记录也不可能遗留下来,更难核查这些两百年前的往事。
何况在正德年间,一场蹊跷的大火烧掉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所有资料,包括郑和精心绘制的航海图。这场大火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的,这件事已说不清了,而随着这场大火之后,许多一手资料早就遗失,再加上近百年来大明军中名册的混乱,要核查这些根本不太可能。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态度,太子既然提出这个建议也证明了太子有自己的想法。想要一个答案其实并不算难,按照腰牌上的文字划定一个大致范围,然后再由当地的卫所圈定几户军户作为其后人也是一个办法。虽然很难证明最终是否腰牌主人的亲属,可要的不是百分百的真相,仅仅只是一个答案而已。
而且知子莫若父,在太子主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朱慎锥就明白了太子的想法,太子所想的和他基本一致,是要利用这枚腰牌做些文章,从而拉拢军方,鼓舞士气,并且向天下展现朱家皇室的态度罢了。对于这点,朱慎锥怎么会不支持呢?
听到皇帝和太子的对话,王夫之和郑鸿逵却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而为之感动万分。两人站起身来,连口称赞陛下和太子的仁德,而此时在一旁的宋王朱敏澄却是若有所思,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说完了莫桑比克的意外发现,王夫之继续讲述之后他们一路向西航行,绕过好望角然后折返向北,最终抵达欧罗巴的经历。
王夫之告诉朱慎锥,他们抵达欧罗巴的第一站是葡萄牙王国的里斯本,在里斯本他们受到了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的热情招待,并且若昂四世在接见他们的时候提出了愿意和大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意图。
对此王夫之按照若昂四世在出使前的交代回复了对方,但后续的正式建交还需要葡萄牙王国派遣正式的使者前来大明才行。对于这点若昂四世也给出了答复,这一次跟着查理二世一起来大明的卡塔里娜公主实际上也肩负着这个使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