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满 (3 / 3)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可袁崇焕却清楚打仗不是仅仅看人数的,如果靠人数就能赢的话那么辽东战事也不会一直到今日未能平定了,建奴野战的战斗力极强,再加上建奴的八旗兵和一同而来的蒙古人都是骑兵,仅靠自己手中这些军队如果仅仅防守绝对没问题,可要野战赢得对方连半分把握都没。

        袁崇焕很清楚明军的问题,更明白双方的力量对比,他之所以不主动出击就是考虑到这点,一旦关宁军和宣大军在京师城外再败,那么京师就危险了,如果没有这两支部队的守护,那么京师门洞必然大开,建奴的骑兵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进攻京师,到时候袁崇焕如何向崇祯皇帝交代?

        从这点来说,袁崇焕是求稳,他很清楚皇太极绝对不会在京师多留,只要自己守住京师,不给皇太极可乘之机,那么在根本无法打破京师的情况下,皇太极必然会退兵。

        别忘记皇太极和他的八旗兵眼下是在大明的腹地,这里可不是辽东,更不是蒙古草原。虽然皇太极虚晃一枪,借道蒙古趁明军不备一口气打到了京师,可大明依旧占有主动,地方州府和卫所的守军也皆在,更不用说朝廷早就发出了勤王旨意,各地包括九边的边军正连夜朝着京师赶来,一旦各部勤王大军抵达,那么袁崇焕手中就有了足够和八旗抗衡的力量。

        等到那时候皇太极不退也得退,如果他再不退,只要明军派一部在蓟州至遵化一线设下拦截堵住缺口,直接切断皇太极退往草原的通道,那么皇太极包括他的八旗就岌岌可危了。

        在大明腹地作战,哪怕八旗兵再能打也是无济于事,无根之萍又怕什么?假如皇太极不退,袁崇焕有十足的把握把皇太极包括他的八旗全部留在大明。至于皇太极也不傻,他当然也明白这点,所以从正式开战以来八旗并没有全力进攻京师,只是和明军对峙,小规模的战争一直都有,但大规模的交战却除了上次外再也没发生过。

        眼下,袁崇焕等的就是各地的勤王部队,而皇太极是抓紧时间掠夺大明腹地,争取在跑路之前多捞点好处。假如继续这样对峙下去,再过些日子,只要各地的勤王部队陆续抵达,明军的力量不断增强,那么皇太极不跑也得跑,要不他就跑不了了。

        从战术角度来看,袁崇焕这样的处置并不能说错,因为这种方式在他看来是最为合适的,也是能最小减少明军这边损失的。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逼迫皇太极撤退,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么?可这么做也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等于直接放弃了京畿其他地方的防御,因为八旗的四处掠夺各地百姓遭了殃,无数百姓的家园被毁,粮食财物被夺,就连人丁也被八旗给直接掳走。

        这些老百姓,包括一些小县的官员们,眼睁睁看着凶悍残忍的八旗兵如风一般而过,留下一片狼藉,而自己的军队却连影子都瞧不见,侥幸逃过敌手的百姓们痛哭不已,对手握重兵却一直按兵不动,任凭八旗抢掠的袁崇焕更是恨之入骨。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崇祯皇帝的想法了,崇祯皇帝希望袁崇焕能尽快打退皇太极的大军,解决京师的危机。可等来等去,城外的袁崇焕却没有按照他的意图主动出战,反而一直避战,这让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袁崇焕心生怒气。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