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四章 辽饷 (1 / 4)

作者:夜深 最后更新:2025/7/10 15:29:47
        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可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现在勉强凑了二十万两给辽东那边,离袁崇焕要求的还远呢。崇祯皇帝又不想从自己内库里拿私房钱垫上,可没银子又如何?他是皇帝不是神仙,变不出银子啊!

        驿站已经被撤裁了,可撤裁后的效果和崇祯皇帝所想的完全不同,撤裁节约下来的银子就这么稀里糊涂没了,崇祯皇帝心里也胸闷的很。

        接下来又没什么可以撤裁的,难不成对官府衙门动手撤裁人员?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驿站是企业编制,官员可是公务员编制,拿企业编制开刀问题不大,可要拿公务员编制开刀,崇祯皇帝就等于得罪了全天下的士大夫,他不懂其他,难道这个道理会不明白?

        再说了,这个方法别说实施了,就算是提出了也绝对不可能通过,满朝文武肯定会激烈反对,这可是直接动了他们的根本啊。

        所以崇祯皇帝现在已没了继续可以撤裁的可能,可银子的空缺又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人提出实在不行的话就增税,既然辽东战事缺钱,为解决辽东军费问题,可以向民间加派“辽饷”税,让地方和百姓分摊一下,反正大明地域辽阔,百姓众多,全国上下几千万人呢,一人收一两就是几千万的进账,不仅能解决辽东军费还能填补户部的财政紧缺,一举二得。

        这个建议刚刚提出就有人表示反对,反对者说增派赋税要慎重,老百姓的日子过的不容易,眼下大明各地天灾频频,地方也有叛乱迹象,一旦增派这些赋税就再加重了他们负担,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不过反对的意见很快就被压了下去,表示赞同的人是大部分,并且提出加派辽饷是眼下解决财政问题的最好办法,虽然这种做法对百姓有些影响,可相比大局来说这样的影响还是能够承受的。

        先苦一苦百姓,让百姓和朝廷同舟共济勒紧裤腰带过一段艰苦日子,袁崇焕不是承诺五年平辽么?只要在五年内解决了辽东问题,那么充其量也就天下百姓苦上五年罢了。

        五年之后,等辽东战事平定,天下也太平下来,这辽饷自然就可以停收了,接下来老百姓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朝廷这么做是为了天下啊,为了大明的江山,百姓乃大明之百姓,这点点付出不应该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