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谋生,李鸿基从老家来到银川,李过当时跟着李鸿基也到了银川。不过李过没能和李鸿基一样在驿站谋得差事,而是去了一家大户人家当了长工,靠力气帮着种地过日子。
在得知李鸿基出事后,李过闻讯急急也赶了过来,又得知文兴虎在帮忙营救李鸿基后,李过就找到了文兴虎,提出一起去见文举人,希望文举人高抬贵手放李鸿基一码。
在文府门口苦苦哀求了两日,文举人最终看在文兴虎族叔的面子上见了他们。见到文举人后,李过二话不说就向文举人磕头,口称自己替李鸿基赔罪,同时还从怀中掏出了积攒的几两碎银奉上,说这是还文举人债务的一部分利息,恳求文举人高抬贵手能放过自己叔叔。
李过说,李鸿基死不足惜,可一旦死了这借的八十两银子也就没了着落。李鸿基失手打了文府的人被惩罚没有问题,这是他活该,可现在两日过去,罚的也差不多了,没必要真弄死他,让李鸿基受点罪,让他知道文举人的厉害就行了,留着他一命,以后还能想办法把借的银子还回来。
此外,文举人今天放李鸿基一码,也能体现文举人的大度,这对文举人的名声也是件好事。要不然,用这种手段弄死李鸿基,一旦传出去对文举人不是什么好名声。
在李过求情的同时,文兴虎也帮忙说了不少话,用自己来帮李鸿基再一次做了担保,他保证只要文举人放李鸿基一条生路,这借款肯定会还,哪怕李鸿基不还,他和李过也会还。而且文举人这么做,他们必然对文举人感恩戴德,以后肯定会记得文举人的大度。
面对他们的恳求和这些说辞,文举人心中倒也微微动了心。说句实话,文举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鸿基对待自己管家和下人的横蛮态度,作为银川大户他必须要杀鸡骇猴,拿李鸿基开刀。
如果这件事不了了之,他文举人以后在银川还怎么混?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把他不当回事?他文举人就威风扫地,再也没人把他当一回事了。
所以教训李鸿基是必然的,不教训他文举人就没办法和其他人交代,更损了自己威望。
现在李鸿基械而游于市已经两日,听说只剩下半口气了,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不出三日李鸿基必死无疑。可这么做立威是立威了,但却也没什么好处,就和李过说的那样,一旦李鸿基死了,自己借出去的银子等于没了,再加上衙门大老爷那边帮忙自己本就花了银子,一进一出这损失不小。
想来想去,既然现在已经如此,自己也出了气,更让银川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强势和威风,留李鸿基一命倒也不是不行。
留他性命下来,不仅给了文兴虎的面子,还有文兴虎和李过的担保,更重要的是借出的银子还有拿回来的机会。此外,还能弄个大度的好名声,这也不算差,所以文举人考虑后终于点头,表示可以放李鸿基一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