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口,瞬间就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里去了。崇祯皇帝神色中露出了的确如此的表情,还有几分赞赏。薛国观说的对啊!的确是这样,虽然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可同样也是大家的天下,如果大明没了,那些臣子、勋贵们又如何再有富贵和地位呢?既然如此,为何偏偏只让他这个当皇帝的承担一切?作为臣子,不应该为君王分忧么?
薛国观继续说,普通的官员也就罢了,毕竟官员数十年寒窗苦读才当的官,而且大明当官的俸禄本就不高,官员们也没什么财物,虽有心却无力。
不过勋贵就不一样了,大明的勋贵那个不是家财丰厚的?尤其是那些从太祖、成祖时期就一代代传下来的勋贵功臣之后,不仅有着爵位在身,还有极多的产业和田地。
此外,勋亲外戚也是如此,这些勋亲外戚靠着皇家一个个家财万贯,他们都是与国同休的,大明在,他们才有这些,大明没了,他们哪有享受这些可能?相比普通臣子们,他们才更应该为君王解忧,同甘共苦才是啊!眼下朝廷财政困难,就连皇帝都把私房银子给掏出来了?这些勋贵勋亲外戚为何就不能?
假如他们也出力帮皇帝一把,从家财中拿出一部分来,以大明勋贵勋亲外戚的数额不用多,一家一户出个几万两银子甚至更多些,全部加起来足足就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银子了,有这么多钱在手,这财政问题还算问题么?
随着薛国观把话说到这,崇祯皇帝的眼睛瞬间大放光明,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薛国观说的没错,大明的勋贵勋亲和外戚多如牛毛,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富贵传家,至少都已好几代了。历代皇帝的赏赐,再加上他们的爵位和拥有的田地、商铺等等,用一句家财万贯来形容根本不为过。
以这些人的数量而言,一家如能捐助个几万甚至十万两银子,自己轻而易举就能搞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两银子,有这些银子在手,眼前财政问题立即迎刃而解。
不过崇祯皇帝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问这些人要银子,对方不肯怎么办?毕竟银子可是好东西,谁都不会轻易拿出来,而且还是以朝廷的名义让他们捐献银子,这等于挖别人的肉啊。
“如此简单。”薛国观说道:“臣的意思不是捐献,而是让他们借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