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辽东开战了?什么时候开战的?”朱慎锥猛然一惊,自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和建奴的战争一直都没停止过,但因为之前熊廷弼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应对,战争规模一直控制在很小的范围。
熊廷弼稳扎稳打,没有露出半点破绽,用大明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稳固战线的基础上缓步前推,从而一步步压迫建奴的生存空间。
虽然老奴努尔哈赤用了各种办法意图引诱熊廷弼和后金决战,打算再一次复制萨尔浒之战的模式,一举击溃大明在辽东的有生力量。
可熊廷弼根本不搭理努尔哈赤,任凭他怎么挑唆引诱都不上当,用他既定的战术方式慢慢蚕食后金力量,这种打法让努尔哈赤难受的很,虽然萨尔浒之战后金大胜实力大增,可相比强大的大明,后金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一时间的形式上的占有远不是实力真正的对比结果。
在熊廷弼的应对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后金在辽东取得的短暂优势就没了,主动权又开始渐渐转移又回到了大明手中。再加上这几年的天灾缘故,后金根本没办法自给自足,在无法攻破熊廷弼的战略布置情况下,努尔哈赤只能想其他办法,比如掉头去打炒花和其他蒙古部落,用蒙古那边的物资掠夺来满足自身需求。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熊廷弼根本不需要和后金进行决战,只要这样步步紧逼,用不了几年就能活生生把后金给熬死。
可惜的是万历死的太突然,万历死后,熊廷弼就失去了朝堂上最大的支持者。后来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就不用说了,这个短命天子前后也就当了一个月的皇帝,迫不及待就跟着他万历老子去见列祖列宗了。
一想到这个大侄子无语的操作,朱慎锥就气不打一出来。泰昌皇帝驾崩后,天启继位,这个少年天子没有任何根基,登基时朝堂上已经成了东林党控制之下局面,对于熊廷弼东林党一直都不看上,万历刚驾崩的时候就迫不及待跳出来弹劾熊廷弼了。
泰昌皇帝死后,对熊廷弼的弹劾越来越激烈,哪怕天启不想撤换熊廷弼,可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他这个刚刚登基的少年君主也是无能为力。只能依着文官集团尤其是东林党的意思撤办了熊廷弼,用袁应泰接替辽东经略之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