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是叶明盛知道,造成今天陈辅和陈长贵今天这个局面,其实本质上还是当年自己的决定!
当时易京朝廷成立的时候,户部尚书崔绍,吏部尚书古三思,刑部尚书李建这三个位置是没有悬念的,存在悬念的则是在工部尚书,礼部尚书这三个位置!
朝廷内部对这两个位置议论声也有很多,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呼声最高的是慕容玉良,当时身为冀豫布政使的慕容玉良想入中枢,在当时户部,刑部,吏部这三个部门都有人的情况下,只剩下工部,礼部存在可能!
而相较于礼部,慕容玉良认为叶明盛接下来推广工商业的发展,工部相较于礼部会有更好的发展!
叶明盛也确实考虑过慕容玉良,但是因为一些ZZ原因,叶明盛放弃了让慕容玉良进入中枢的可能!
朝廷内部在意识到叶明盛不让慕容玉良进入中枢后,工部尚书呼声最高的人选就是陈长贵!
陈长贵是第一制造总局首任局长张德辉的得力干将,独立主持的几个项目,都完成的特别好,因此在张德辉因为受H被拿下后,陈长贵的也是被叶明盛提拔为了第一制造总局的一把手。
当时陈长贵担任第一制造总局局长的时候,正是奉武军和洛安朝廷等势力大战的时候,对火铳,火炮,铠甲,箭矢,刀枪这些武器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第一制造总局的主业,就是军械制造,所以陈长贵担任局长的时候,一上来就面临着非常大的生产压力,为此陈长贵也是直接抱着自己的被褥,还有一些换洗衣服,带进了第一制造总局的衙门!
那时候陈长贵不仅是在衙门里办公,协调各种资源,更是时不时亲自下一线监督生产,他当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口号,军械生产关乎于前线将士的生命,因此我们生产的每一样东西,既要保量也要保质,决不能为了量而牺牲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