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娜的这一整套策略,其实本质上就是上双轨制,在法彻斯原有的经济基础上,增加国有产业这么一条。通过绑定福利,确保国有工厂、政府雇员等‘有编制’的人员,在高福利、高稳定性的环境下,有不差于过去,甚至更好的待遇。
同时,限制了非体制下的民众与企业的上升途径。
这是把民营往体制里面赶。
但核心区别在于,联盟的体制对民众、对企业都是开放的。尤其是对于民众,几乎是来者不拒。有本事的,加入到国有企业、政府体制、医公教等行业内,联盟双手欢迎;没啥本事的,但只要肯做事,现在也有比起民营企业不差的工资收入;未来联盟有明确的扩展体制编制的计划,并且会最终将所有的人都纳入到职级体系里面来。
不过,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条件就相对苛刻得多了。原本是老板,员工一切的剩余价值都在其手里,按照自己的本事,做得大就发大财;做得差就去破产。但现在,如果选择转为国有企业,虽然企业所有者的职级都会定得比较高,但是跟以前所有的收入都归自己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并且,虽说是留任,但干得好才能一直留着并提升职级;干得不好,产量上不去、效能上不去、东西卖不好,那就可能会被降职,会被调到别的企业去当低等级的人员;贪污腐败,或者有重大过错的,那还得坐牢甚至吃枪子。
但是不转国有?
那等着被国有企业挤死,然后一无所有,连职级都捞不到。
除非真有牛逼的,在有税收、要做市场营销、缺乏政府采购、需要开高工资对冲国有产业的福利优势才能留住人才从而导致成本上升……这一系列的问题之下,还能保证很好的效益,那你牛逼,活该伱挣钱。
而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法彻斯三星在这些改革下,温和的过渡到正常的、理想的联盟体制环境:大体由国有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为补充的状况。
当然了,这一些系列的改革,动静是不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