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这一代关家的嫡长子,也是家主,关文龙曾经很有抱负。
哪怕武道天赋不如弟弟关虎臣,他也坚信自己能以“文臣”的身份干出一番大事业。
清仁巷陈家的“敏公”,就是他的榜样。
即便无法在大秦谋取前程,只要他在西蜀成为“名臣”、“名相”,也能死后封神。
效仿敏公,在三十岁之后已成奢望。
因为三十岁之后,他确定自己在文学与政治上也没太强的天赋。
其实文学天赋比武学天赋更罕见。
如葛庆之流,被大秦军方看中的“蛮邦”俊杰,西蜀有不少。
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批身负大气运的“将才”,东渡流沙河,进入大秦的西域军团。最优秀者还有机会加入名震四大部洲的“娄烦铁骑”。
“敏公”却是最近三百年,蝎子粑粑独一份。
成不了敏公,还不能在城隍爷麾下混个“文判”当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