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黑妹、芍药等‘古人’很喜欢读《毛诗》。
就像现代人喜欢哼歌,发自内心地喜欢,越读越有味道、时间越久越爱读。
不是诗经的问题,也不是古今之人改了习性,是现代人压根读错了音、解错了义。
黑妹道:“常言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毛诗》可不是某地某一个人著作。
它是上邦文化之瑰宝,单单一个‘敦’字,在山之阳是一种读音,去了山之阴又是另一种读法。
音不同,字义也有了区别。
你用山之阳的‘敦’,去解山之阴文学大家写的诗,怎么可能理解诗中真意?
故而我才说,读书要先识字,识字要先辩音。”
“幸好大秦人皇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大大降低了认字读书的难度,不然天下多少人要当文盲了。”小羽感慨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