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现在也是皇帝了,对于朝政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叹道:“书生之言的确是对治国没有什么用处。”
然后看向韩度,“那你现在举荐他,是不是因为他在家里这八年有了巨大的改变?”
韩度撇撇嘴道:“依我看,他恐怕根本就没有领会父皇要他回去治学的目的。他自视甚高,到现在都认为父皇是爱惜他的才华,才让他回家的。”
朱标顿时有些无语,这解缙明明那么聪明,但是为何在这一件事上却不能够开窍呢?他也不想想,当年父皇求贤若渴,以他的大才若不是以为其他的缘故,怎么可能会不重用他?
听到解缙现在都还没有丝毫改变,朱标顿时有些疑惑,“那你还肯举荐他?”
韩度笑了,“皇上,解缙是完完全全的腐儒的想法。但是却不能够说他没有才华,毕竟他的学问还是实实在在的。”
“这倒也是。”朱标微微点头,“那你想要举荐他什么官职?”
“翰林待诏。”
朱标想了一下,便点头道:“这个倒是和他相得益彰,朕同意了。”
翰林待诏是跟在朱标身边,做些整理奏折文书的事情,甚至拟定诏书也是他们来做。学问越高的人,写出来的诏书自然是越好。
两日后,解缙便收到圣旨,升他为翰林待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