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老朱顿时说道:“今年的万寿节既然是三喜临门,那就应该办,而且要大办特办。”
老朱现在可不必往日了,以往的万寿节几乎都办的非常寒酸。老朱也没有办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明连年北伐,花出去的银子如同流水一样。内库空虚的老朱,也只能够能省则省。
而现在,老朱的内库充盈,那自然可以肆意一回。
既然觉得大办特办万寿节了,那老朱自然会想到礼官的人选。转头看向朱标,问道:“标儿以为,谁可以做这礼官?”
朱标闻言一愣,随即尴尬的回道:“儿臣就以为今年乃是大吉之年,父皇日夜操劳正好可以借此好好休息一番。至于这礼官......儿臣没有想过。”
见父皇对自己的话不置可否,朱标低头想了一下,继续回道:“不过按照往年的惯例,应当是六部尚书之类的重臣担任才是。”
老朱听了之后,沉默片刻才说道:“不过是一个礼官而已,谁担任不可以?这样吧,就由韩度来当这个礼官吧。”
韩度来当!
朱标顿时咽了咽唾沫,见父皇面无表情,不知道父皇为什么非要韩度来当这个礼官。不过还是出声询问道:“父皇,韩度虽然也是读书人,但是从他平日里的言谈举止就能够看的出来,他恐怕对于礼仪有所不熟悉吧......”
万寿节礼官,别的不说,至少要熟知礼仪,不能够在礼节上出错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